过程: 一、活动开始,认真观看学习讲座,了解要点 1.学习明确识字教学中的评价,既可以判定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了解学生的理解、掌握水平,也可以为进一步改进教与学提供依据。 2对比分析前后教学评价体系的不同关注点,了解由甄别和选择的功能转向激励和反馈功能的必要性。 3.评价该如何实施是一项繁杂的工程,从学生识字能力评价和识字兴趣与习惯的评价两项内容学习分析组织实施教学评价的要点。 4.学习了解小学识字教学中的评价工具,并就识字教学中评价工具的有效开发与实施问题展开思考与分析。 二、借助讲座学习,组内交流探讨大单元理念下识字教学评价的具体实施 1.识字能力的评价可以帮助了解阶段内学生的识字水平,组内讨论交流评价学生识字能力的方式方法问题,探讨分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考察运用能力的关注点。 2.课标中强调要重视学生的日常识字兴趣和习惯,从而对字词所指代的事物展开 深层次的认识活动。组内交流分析评价学生识字的兴趣和习惯方法策略。 3.讨论分析课标中关于识字的评价建议,根据课标中对不同学段识字能力的相应 要求,确定识字能力的评价核心,进而设计识字测评工具。 三、对本次主题研讨活动做进一步交流分析,梳理总结。 1. 组内交流,对大单元理念下的识字教学评价进行梳理。 2. 结合本次学习和教师的交流,整理大单元理念下的识字教学评价策略,形成反思和总结,为之后的教学实践提供依据。 思考: 1.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评价作为识字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诊断与导向作用,在此过程中更需要关注激励和反馈功能。 2. 评价学生识字能力,是对学生识字水平多方面的测试结果进行全面客观的分 析。通过识字能力的评价,教师可以了解某一阶段内某位学生的识字水平,从而改善自己的教学,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有利于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3. 低年级学生机械记忆处于优势,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学习知识大抵从兴趣出发,所以教师的识字教学应千方百计运用积极的评价方式激励学生的兴趣,而后做好的关键在于尽力维持学生的这种兴趣,精心地呵护这种兴趣。 4. 学生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随着学习的慢慢深入掌握的汉字量逐步增加,就会摸索出汉字的一定的结构规律,并依自己的年龄特点在老师的引领下形成一定的识字习惯。教师要善于发掘并疏通这种习惯,并不失时机地把它列入识字教学评价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