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学习和贯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精神,用好统编版小学语文新教材,准确把握统编教材编写意图,推进太仓市小学语文“真活趣”课堂教学的研究,提升学生语文素养。2024年10月15日,由太仓市教师发展中心主办、太仓市城厢镇第一小学承办的太仓市小学语文新课标背景下一年级新教材教学公示课暨“课程思政”主题研讨活动正式举行。
环节一:课堂展示 践行课标
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四位教师聚焦一年级新教材,践行新课标理念,展开课堂设计,分别展示了自己的“课程思政”课堂。
太仓市朱棣文小学薛莲老师执教了《秋天》。她设定的教学目标清晰具体,既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又强调了基础知识的学习(认识生字、自然段)和朗读能力的培养,且明确指出了教学重难点,有助于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通过初识课文、听读、自读、随文识字、读课文、快闪游戏复习、摘树叶游戏、学写生字等多种活动形式,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参与度。特别是游戏化的复习方式(如快闪游戏、摘树叶游戏),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知识。
太仓市港城第二小学冯帅帅老师执教了《小小的船》。冯老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课堂上通过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充分体会诗歌韵味。在教学中,他重点关注叠词和比喻,让学生在言语的诵读中品悟特点;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从课文走向生活、观察生活、体会生活。一年级孩子们在他的指导下,纷纷创作了属于自己的小诗歌。
太仓市城厢镇第一小学的王晓红老师执教了《四季》一课。王老师以争做四季代言人的任务导入课文,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通过短语的练习,引导孩子从形状,颜色和声音等方面去感受四季事物的特点,充分调动了孩子的感知觉,并且在课上让孩子联系生活说说其他的事物以及特点,逐步启发学生呈现完整的段落,成为了四季小诗人。
太仓市陆渡中心小学的苏欣佳老师执教了《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说话》一课。课堂创设的情境,为学生营造了真实可感的说话场景,在模拟互动中使学生感受到口语交际的乐趣,更为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体验。这种言语实践课堂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社交意识和礼仪规范,为他们今后的人际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位教师教学的篇目不同,课堂教学各有侧重,各具精彩,展现了不同风格。
环节二:评点课堂 精雕细琢
六位评委老师分别对小学语文新课标背景下一年级新教材教学公示课做了精彩的教学点评。
滕月芳副校长认为太仓市城厢镇第一小学王晓红老师执教的《四季》一课,既关注了年段特点,注重朗读与识字,又立足言语实践,注重语用课堂的构建,为学生提供了多样的实践活动。课堂上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言语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得到提升。
范胡萍副校长点评了由太仓市陆渡中心小学的苏欣佳老师执教的《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说话》。她认为苏老师课前运用游戏热身,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课上创设了2个有效的真实情境,让学生产生真切感受,并以多样的课堂组织形式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得出结论;此外,还以角色扮演的体验,让学生融入思考,在展示、观看中,开展互动交际,达成共识。
顾煦婷老师点评了《四季》《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说话》这两节课。她认为王老师在课堂特别可贵的一点在于,能够逐步引导孩子慢慢触摸语言文字,直到最后一年级小朋友能够自主呈现一段小诗歌;同时,王老师还能够不着痕迹地启发学生发现诗歌中语言表达的变化。苏老师的口语交际课最吸睛的地方在于,能够灵活运用AI技术创设情境。AI人物“天天”的出现,瞬间将一年级的孩子带入课堂。
秦玲老师围绕“知识的积累,有助于素养的积淀。”对太仓市朱棣文小学薛莲老师执教的《秋天》做了细致点评。作为拼音教学后的第一篇课文,《秋天》里有太多太多的新知识需要孩子学习。在薛老师的课堂上,她通过情境融合呈现知识,搭建支架“魔法尺”辅助学生认识知识,组织对话交流明确知识。学生在有序的课堂节奏中,乐于接受知识,提升了自身语文素养。
冯洁副校长认为太仓市港城第二小学冯帅帅老师执教《小小的船》时,能够有意识地关注课后思考题,以题强调低年段的语文要素及学生的思维生长。在课堂上,冯老师设计具有生活气息的情境,积极搭建课文与儿童生活的桥梁,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描述的世界是熟悉的、新鲜的!他借助图文调动学生对于语言文字的感知,引导学生以多种形式朗读、对比阅读,感悟叠词在小诗中的魅力。
陈茜老师也对太仓市朱棣文小学的薛莲老师执教的《秋天》一课展开评议。这节课堂上,薛老师能够把握教材、精心设计,因此课堂上呈现的板块十分清晰,非常适合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中,薛老师运用了多样的方法,引起学生对于课文的感受,勾连起自己的生活经验。课堂上,形象的板书,能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她教态亲切,教学细致,能够从细节入手,尤其是“魔法尺”的出现,巧妙化解了低年级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处。
环节三:名师讲座 助力成长
太仓市城厢镇第一小学的金虹霞校长作了题为《以“思政”新视角 牟定素养促发展——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细微变化”中蕴藏的“课标精神”》的讲座。
金校长以敏锐目光,聚焦一年级新教材,引导老师们从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发展和审美创造四个层面再看新教材、品悟课标精神。她认为“文化自信”的根基应在起始年级,并以入学教育中新旧版本之变,强调了学科育人是循序渐进的、逐步积淀的,提醒语文教师要有“课程思政”“学科育人”的敏感性及自觉性。随后,她呈现了新教材脚注等细微处的变化,呼吁教师有意识关注可以提高学生言语运用的训练点,强化训练,便能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运用中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实现为语言运用而变。最后,金校长还从教材的插图、编排等变化中指出:如果老师具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那么插图是美的,文字是美的,情感是美的。最终语文就是美的,学习语文的过程那就更美了。低年级语文课堂的思维与审美,关键还在于教师!
山高自可登临上,水深不妨涉足知。本次一年级新教材教学公示课暨“课程思政”活动,不仅有执教者的积极思索与实践,更有专家的引领与探讨。相信与会教师们能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汲他人之长,以美好的“心”带领孩子们走进语文世界,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好”!